协会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协会资讯 > 党建工作

海口高效化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维修纠纷,消费者权益与保险赔付实现平衡

2025/9/19 18:23:21      点击:51

海口高效化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维修纠纷,消费者权益与保险赔付实现平衡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9月18日,一场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修引发的保险纠纷,在海口市二手车鉴定评估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协调下成功解决。消费者安先生与海南某保险公司围绕电池维修方案的分歧,历经五个月僵持后达成一致,既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减少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为类似纠纷提供调解范例。

据介绍,2024年11月15日,安先生驾驶的长安牌混合动力轿车发生事故,导致车辆动力电池受损。事故后,安先生立即向交警和保险公司报案,车辆被送至4S店检测。4S店提出维修方案,建议更换电池,但保险公司主张由其合作的外修公司进行维修。双方因电池是否需更换产生分歧,协商无果,纠纷拖延近五个月未解决。
安先生担忧非原厂维修可能影响车辆后续使用安全及质保权益,而保险公司则坚持通过合作企业维修。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安先生于2025年8月向海口市二手车鉴定评估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9月18日,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现场协商。调解重点围绕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电池损伤是否需要更换,二是维修后的质保责任如何界定。调解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规,强调双方需在技术可行性与权益保障间寻求平衡。
调解过程中,消费者明确要求维修后权益必须得到保障,而保险公司重申需通过合作企业维修。经调解委员会多轮沟通,最终确定由一家公司负责维修,并承诺在电池未因外力碰撞导致损坏的情况下,提供与原厂家期限一致的质保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电池、电控系统等技术密集型部件的纠纷逐渐增多。此类案件涉及专业知识与多方责任,传统调解模式难以应对。”海口市二手车鉴定评估行业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招阳表示,此次调解的成功凸显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一是避免诉讼耗时。双方免去了司法鉴定、法院审理等冗长程序,快速达成解决方案;二是援引民法典保障权益。调解员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确保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同时平衡保险公司合理诉求;三是明确质保责任,通过书面质保承诺,消除了消费者对维修后“无人担责”的顾虑,也为企业划清了责任边界;四是行业调解专业性。二手车鉴定评估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整合行业资源,精准定位矛盾焦点,推动技术争议转化为可行方案。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李彦昆】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投诉电话:0898-65818181

437355017